奋战在抗疫前线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牵动了更多人的心,他们在抗疫工作中面临的风险该如何预防?在检验科多项操作尤其是真空采血管离心都有可能产生气溶胶,是否真的会因气溶胶传播而被感染呢?
2月5日正式发布的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五版)》中,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,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。粪便已有病毒分离,是否通过粪口传播,或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形成气溶胶的方式再传播,需要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证实。下面我们就气溶胶造成的感染做出如下分析:
一、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?
需要指出的是,根据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五版)》的内容显示,气溶胶传播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。但是,对于气溶胶传播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二、什么是气溶胶?
气溶胶(aerosol)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,又称气体分散体系。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,其大小为0.001~100μm,分散介质为气体,大气中的自然微生物主要是非病原体的腐生菌、细菌、真菌、衣原体等,它们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。简单来说,一个人打喷嚏时,喷射出无数四散的微粒就是气溶胶,上面承载着病原体。
三、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气溶胶?
1、《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防护指南》中指出,自动血细胞分析仪、自动凝血分析仪、自动化学检测仪、自动免疫学检测仪等检测XG标本的过程中,有产生气溶胶的风险,此时产生喷溅、气溶胶的时间、剧烈程度不确定,无法评估。并且在操作时比较剧烈的摇动采血管、开盖、吸样都可以形成气溶胶。
2、在采血过程中、使用注射器、离心、拔帽、加样、全自动仪器设备工作等过程中均可产生气溶胶,由于许多患者及其标本含有病原微生物,在产生气溶胶并扩散到空气中时,可污染实验室的空气;这些包含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粒子可能会被操作者吸入、或粘附在裸露的皮肤衣物上、或粘附于随处乱放的手机等物品上、或飞入水杯中等等;在许多的实验室并未按照清洁区、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进行合理的三区分离,因此,这种污染空气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。
3、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五版)》明确提出在鼻咽拭子、痰、下呼吸道分泌物、血液、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,说明在血液中可能出现了病原体,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进行扩散。
四、如何有效避免气溶胶的传播?
根据《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防护指南(试行第二版)》摘录以下建议:
在确诊前于检测时不开盖的检测项目,包括血常规、CRP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。进行血常规、CRP不开盖的检测时,实验室人员至少二级生物安全防护,进行核酸检测必须三级生物安全防护。
与临床沟通并达成共识,只进行必要的检测项目;尽可能少进行手工项目检测。
呼吸道的飞沫或气溶胶、呼吸道和其他部位标本的飞沫或气溶胶,对采集者有传播威胁。接触患者的皮肤、衣物和日常用品,接触标本本身,有接触传播的风险。
采集者须三级生物安全防护。要求患者佩戴口罩或其他呼吸屏障,避开患者咳嗽、呼吸道诊疗操作等时刻。采集过程须兼顾安全和目标。在能够达成目标的情况下,尽量减少接触、尽量避免气溶胶和飞沫产生、尽量缩短在床旁的持续时间。
如果操作过程不必打开试管塞(比如真空采血管的帽),则二级生物安全防护。
如果操作过程须打开试管塞,或可能产生气溶胶,或可能接触标本本身,则三级生物安全防护。尽可能避免打开试管塞,打开则轻柔缓慢,和操作者面部保持距离。尽可能缩短打开的持续时间。尽可能避免产生气溶胶。如果可以,喷雾消毒。操作尽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。如果是打开试管塞、或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,则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。
检验科、采血科是医院、血站各种标本集中检验、采集的主要科室,是样本污染的集中场所。工作人员接触各种样本,存在标本离心时产生气溶胶、试管破裂及标本溢出造成手部及工作台污染等,同时与患者的血液、体液、排泄物等各种传染源密切接触,并频繁使用针头、刀等锐器操作,导致皮肤、手部被刺伤等多种职业性危害,为降低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险,建议在检测过程中尽量减少手工操作。
2015年韩国爆发MERS新型冠状病毒时,由于有医务人员被感染,韩国政府寻求一款能够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空气消毒净化设备。韩国政府在测试了市场上多款空气消毒净化设备后,终选择Novaerus空气消毒机,因其被证明对单、双链RNA、DNA病毒细菌的结构均有显著破坏作用,以致病毒灭活,并能有效去除VOC。
研究表明,当前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-nCoV与2003年的SARS和2015年的MERS(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)一样皆可通过空气传播。因此一线人员工作环境的空气消毒与防护应该被我们极度重视。
注明:文章出自检验医学网